10月23日下午,广东白云学院北校区励学楼206教室气氛热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在此举行。本次备课会由课程负责人杨霞主任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教材重点章节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教学创新路径,着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

杨霞主任主持会议
备课会第一阶段,付金辉教授结合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围绕教材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分享了“六三制”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以问题为引导,紧密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策略。在随后的说课环节中,付教授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革命力量的基本构成、革命胜利的原因与基本经验等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提出,“细读教材、精研原著、参考文献、发动学生、善用科技”是讲好思政课的五个关键要素,为在座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在互动讨论中,涂浩然博士围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一命题进行了补充阐释,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相关理论的理解。

付金辉教授做专题分享
会议第二阶段,夏世哲老师就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展开示范教学。他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核心内容,系统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与案例选取方法,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与热烈讨论,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融合。

夏世哲老师进行示范教学
在第三阶段,梁浩晖老师以“AI赋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为题,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他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了“数字人”辅助授课、教学资源智能搜集、课程智能体构建以及思维导图自动生成等具体场景,为传统课堂注入了科技活力。与会教师也积极分享了各自在AI辅助教学方面的尝试与体会,现场交流气氛活跃。

梁浩晖老师做专题分享
会议最后,杨霞主任作总结发言。她指出,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之间找到平衡点。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教学平台等工具,推动技术创新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更要专注于价值引导、情感沟通等核心使命。她鼓励全体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既发挥技术优势,又彰显教育温度,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与吸引力,真正实现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吴顺莉 梁浩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