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余名任课教师齐聚励学楼107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徐家源主持。副院长邢增銮参会。

备课会现场
备课会第一阶段,徐主任对2025版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解读,围绕“形成性考核”这一关键词,逐一梳理课堂展示、章节测验、主题研讨、学习通打卡等数项过程性评价节点的设计初衷、评分标准与操作细节,并就“如何平衡考核深度与学业负担”“如何防范AI代写”等潜在问题现场答疑,为新学期教学划出“硬指标”、提供“施工图”。
在交流研讨环节,老师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其中,郭柳显等青年教师们就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达成度与评价标准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疑问。对此,徐主任分别作了明确解答。随后,叶利军教授结合我校大二学生学情,分享了“学习通”平台师生互动经验,建议利用后台数据及时捕捉沉默学生,实现“精准帮扶”;程前老师就如何保证考核区分度的同时降低学生应试焦虑提出了相关建议。现场讨论热烈,累计收集优化建议10余条,为后续教学提供了“金点子”与“工具箱”。
最后,邢增銮副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建议举措。她指出,集体备课会既是“深度教研”的重要载体,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学院将开启打造“马原理课专家工作坊”,计划邀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学者进校指导,通过“同课异构+名师点评+示范观摩”三位一体模式,助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打磨教学技艺,力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建成学生真听真信、终身受益的“金课”。

邢增銮副院长作总结发言
此次备课会统一了思想、细化了要求、凝聚了共识,为新学期“马原理”课教学高质量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设计,强化过程管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深刻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新时代的“马原理”课。